《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6)》蓝皮书发布
2017-2-13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广州2月8日电(王厚启 王帆)2月8日,中国社科文献出版社、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在京穗两地同时召开“《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6)》(以下简称媒体融合蓝皮书)新闻发布会”。据了解,“媒体融合蓝皮书”旨在梳理2016年中国媒体融合发展中的创新实践、科研成果,探讨媒体融合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新挑战、新问题。
图为《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6)》新闻发布会北京会场。新华网发
图为在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进行的《中国媒体融合发展报告(2016)》新闻发布会广州会场。新华网发
据“媒体融合蓝皮书”显示,2014年以来,中央和地方各主要媒体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等方面加速深度融合,“深入转型、深度融合、深层变革”正在成为上下一致的共识,一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先后涌现。与此同时,课题组还认为,目前,媒体融合整体上仍然处于艰难的探索期,尚未形成支撑全行业转型升级的成熟商业模式。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说,20多年来,人们一直沿用“+互联网”的模式应对新媒体的挑战,但更多地体现为末段创新、终端创新,至多是过程创新、组织创新,还不等于源头创新、起点创新。
面对媒体融合大潮,北京市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梅宁华认为,不论传播的平台、渠道、流程怎么变,作为新闻传播的本质和核心——舆论引导功能并不会因为技术的进步而发生变化。“媒体人要主动适应环境的变化,主动融入科技进步的潮流,发挥传统媒体优势,在媒体融合发展大潮中有所作为。”他说。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执行院长支庭荣认为,无论是报纸、广播、电视,还是网站、APP、微博、微信都只是工具,在这些之后一定会有新的工具、介质出现。如果跟风走、片面追求工具,而忽视作为媒体根本核心的内容信息,将会把媒体融合引入误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尹明华则认为,在媒体融合进程中需要把握好四个方面,一是要有效利用及放大传统媒体的内容优势;二是要尽力提供满足受众新需求的产品;三是要打造和占领新兴渠道和平台;四是要善用社交媒体,善与用户交往,在主动交往中引导新生代。(完)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