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管单位:广东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调查服务号
省情发布
当前位置:省情发布 > 重点阅读 > 《广东绿色发展指数评价研究报告》发布
《广东绿色发展指数评价研究报告》发布

2016-12-21 来源:南方日报

  16日,广东省社会科学院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还共同发布《广东绿色发展指数评价研究报告》(以下简称“研究报告”)。结果显示,惠州以837分位居全省首位,中山以813分紧随其后,深圳、东莞、湛江、佛山等四个城市分别位居3—6位。揭阳、河源、广州、汕尾等四个城市分别位居7—10位。

  研究报告从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两大维度,遴选了包括单位GDP能耗、单位GDP化学需氧量排放等11个指标在内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AHP法确定了权重体系。

  2015年广东绿色发展指数评价结果如下:总体上看,惠州、中山、深圳、东莞、湛江、佛山等6市绿色发展指数得分较高,分列1—6位,得分(以千分制计)位于778—837分之间;揭阳、河源、广州、汕尾等4城市绿色发展指数得分分别位居7—10位。

  从分区域来看,珠三角九市绿色发展指数评价平均得分为750分,位居各区域之首;其次是粤西和粤东,平均得分分别为717分和711分;粤北地区以641分暂居最后。评价结果显示珠三角地区绿色发展水平总体领先其他地区。

  从发展水平来看,广东绿色发展指数评价结果显示,较低收入水平地区也有机会和能力实现较高的绿色发展水平,尽管其用于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资源(财政资源、技术资源、人才资源)相对不足,但仍可以通过强化意识、增强管理和加大环境规制等措施,较好地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高收入水平地区总体上绿色发展水平相对较高,但也要持续推进绿色发展水平提升,以适应有限的资源环境承载力,不断满足公众较高质量的环境需求。

  从主体功能区划来看,我省优化发展区保持着较高的绿色发展水平,说明较好实现了其“着力优化空间结构、优化发展方式、优化生态系统格局”等功能定位。生态功能区绿色发展水平相对滞后,说明这些地区仍需加大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力度,进一步将“绿水青山”的生态优势转变为“金山银山”的经济优势。(记者黄应来 黄进 通讯员周伟)



http://www.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