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逾七成居民“比较幸福”
2016-9-23 来源:广州日报
你幸福吗?这个很多人都熟悉的问题,东莞用一组“大数据”给出了答案。昨日,东莞市围绕幸福主题的三项调查、测评结果出炉。结果显示,2015年,幸福东莞评价指数总体呈现出了上升态势;2016年上半年,东莞有七成多镇街达到“比较幸福”水平,而月均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居民幸福感在各类别人群中最高。
围绕幸福主题的三项调查包括2016年上半年东莞各镇街居民幸福感测评调查(以下简称“居民幸福感调查”)、2015年幸福东莞客观指标体系综合评价工作(以下简称“幸福东莞评价”)和2015年进城务工人员有关调查。
由国家统计局东莞调查队负责的居民幸福感调查工作从2013年开始,至今已持续了3年。此次调查范围覆盖全市32个镇街、198个社区(村),有效样本5700个,调查对象为年龄在18~65周岁且居住在东莞一年以上的城乡居民。
23镇街幸福感超75分
调查结果显示,2016年上半年东莞有20个镇街居民幸福感得分在80分以上,有23个镇街居民幸福感得分在75分以上。根据计分评价方法,得分达到75分表示达到“比较幸福”水平。按此计算,全市七成多镇街达到“比较幸福”水平。
幸福东莞客观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两级指标,一级指标包括经济质量、居民收支等9类,下设41项二级指标。根据指标数据测算出水平指数、发展指数和综合指数,指数越高越好。
在市统计局负责的幸福东莞评价中,根据评价指标数据测算,2015年建设幸福东莞全市综合指数84.23,比上年提升1.55个百分点;全市水平指数78.7,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全市发展指数104.9,同比提升0.81个百分点。
新莞人月均收入提高
数据还显示,2016年上半年东莞居民幸福感综合评价平均得分79.5分,比2013年、2014年、2015年分别提高了6.6分、3.6分和0.9分,东莞居民幸福感逐年增强。
在受访的居民当中,72.4%的受访者感觉当前自己生活得“很幸福”或“比较幸福”,27%的受访者觉得其生活状态为“一般”,只有0.6%的人感觉“不幸福”。收入越稳定,生活越有保障的居民越对社会发展有信心,幸福感也越强。2016年上半年,月均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居民幸福感为84.5分,在各类别人群中最高。
此次调查采用随机抽样原则,共调查2013名进城务工人员,调查显示,他们的幸福感也在逐年增强。2015年,被调查的2013名进城务工人员中,有602名随迁子女在东莞读书,是2008年的2.25倍。此外,进城务工人员月均收入也比2014年明显提高。
焦点关注
东莞居民:
对家庭和谐状况最满意
在居民幸福感调查中,政府效能和生活质量模块连续3年得分位居第一、第二位。2016年上半年,东莞居民在对政府效能模块的评价中,对政府服务态度满意度最高,其次是政府政务公开和政府廉政建设。
在生活质量模块评价中,2016年上半年,居民对家庭和谐状况、社交活动及人际关系、自身健康状况较为满意。其中,居民对自己家庭和谐状况的满意度最高,为84.2分,全市有16个镇街居民对自己家庭和谐状况的满意度得分在85分以上。
新莞人:
社会保障有明显改善
调查显示,包括无工作人员和自谋职业者在内的进城务工人员享有社会保障情况明显改善。2015年有73%的调查对象享有医疗保险,61.9%享有工伤保险,62.7%享有养老保险,76.9%的调查对象基本满意东莞的社会保障体系。此外,2015年,有93.4%的调查对象在莞有工作,其中83.2%的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稳定。
2015年5月,东莞市实施了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再次助推了进城务工人员收入的持续增加。调查显示,2015年进城务工人员月均收入中位数为3347.9元,比上年提高390.2元。
文\图记者李直建 通讯员莞宣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