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发布“青少年网络游戏安全指数报告”
2016-7-4 来源:金羊网
金羊网讯 一个红遍大江南北的电视连续剧《花千骨》余温未退,一个名为《花千骨》的手游电视广告就开始冲击人们的眼球,任何一个有热度、有传播力的事件都有可能与游戏产业紧密捆绑联系在一起——这就是当今整个中国网络游戏文化的新兴现象。
为什么可以这么热?
到2015年底,中国游戏用户数已达到5.34亿人,游戏产值已逾1400亿元,而且这个数字每年还在以两位数的速度快速增长,中国网络游戏甚至罕见地以同比增长72%的高成长速度出口海外,2015年度销售额达53亿美元。
可以说,整个中国游戏产业正呈现烈火烹油繁盛一时态势,是什么原因导致人们趋之若鹜“手游”不断?是什么心理机制驱动人们争分夺秒孜孜不倦“自动自愿”送钱给游戏公司?游戏是个有损人们品性和社会价值观的“坏”东西还是有助于人类智力开发的“好”东西?中国整个游戏产业的现状如何?对这个新生事物相关法律规管有漏洞吗?漏洞何在?
正值2016年度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前夕,由羊城晚报智慧信息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数据新闻研究中心和中山大学心理学系联合发布的《网游,缘何成了吸金的黑洞——中国青少年网络游戏安全指数报告》上篇正式出炉,报告以详细的分析和数据,首次披露了包括手机客户端游戏、网页游戏、社交游戏、移动游戏、单机游戏、电视游戏等在内的整个游戏产业共同拥有的利弊和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包括金山、盛大、巨人、畅游等游戏大佬以及腾讯、网易等重点布局游戏产业的互联网公司能够脱颖而出迅速成长为互联网巨人的“秘密”,以及各式各类游戏是如何运用心理机制和运营技巧掌控一代人心灵的。
根据《辞海》的定义,游戏应该以直接获得快感为目的、且必须有主体参与互动的活动。照理,娱乐,应该成为游戏最本质的属性,快乐,应该成为游戏玩家最根本的需求,但是事实真相是怎样的呢?
根据中国青年网自行组织专家组设计和发布的《网络游戏绿色度测评标准》和《专属网络内容绿色测评依据(试行)》,针对目前热门的网络游戏进行绿色度测评,依据游戏的暴力度、色情度、恐怖度、颓靡度、管理不良度、广告不当度、时间耗费度、恶意PK度、货币消费度等多项指标,出具游戏绿色度测评报告,给出游戏不适宜年龄提示。
结果发现:2015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31日期间测评的257款新游戏中,二星以内的游戏(不适宜12岁以下年龄段人群,或需要监护人陪同和指导)为136款,占测评游戏总量的54%。即超过半数游戏都不适宜12岁以内的小学生玩,这些游戏都是由盛大、腾讯、网易等著名公司出品。此外截止到2015年7月共测评的1250款游戏中,没有适龄提示的游戏共754款,占测评游戏总量的60%,防沉迷系统不完善或者没有安装防沉迷系统的游戏达970款,占测评游戏总量的78%。另外暴力度、色情度、恐怖度占比也不低,给未成年人用户在行为习惯和价值观、道德层面带来负面影响的颓靡度指标也相当不容乐观。
总体测评结果显示:一些网络游戏看似清新卡通,却存在着博彩泛滥、花费过高、防沉迷系统不完善、故意制造玩家仇恨、肆意传播钱权至上价值观等问题,而这些隐藏在游戏内部的不良设置很难被家长发现,也成为影响孩子们身心健康的隐患。
这么多问题,游戏是个“坏”东西吗?当然不是!
心理学和教育学家普遍认为,游戏对成年人是休闲,对儿童来说却是人格塑造和学习的好途径,比如在假装游戏(如过家家,扮演医生病人等)过程中,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尝试模拟成人的角色和行为方式,在追逐对抗游戏中,儿童的动作技能得到发展,自信心得到培养,在和同伴的合作游戏中,学习社会交往规则并与他人建立友好的合作关系。此外,游戏也能帮助孩子从情感创伤中得到恢复,是心理学家对儿童进行心理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Deci等心理学家指出,自主需要、成就需要和关系需要是人的几种最基本心理需要,游戏玩家的参与感、自我卷入和感觉上的“自主控制”正好可以满足这些需要。
而驱使人们利用人性这些“需求”和“弱点”悖离人们玩游戏初衷的背后根源是什么呢?是利益!以及游戏出品方在利益驱动下的商业模式!
潘多拉的盒子最早打开是由2001年盛大公司代理的一款名为《热血传奇》的网络游戏,该游戏发明的“虚拟物品交易平台”开了网络游戏道具收费的先河。据了解,目前道具收费的游戏已经占到了游戏市场的97%以上,此外还有诸如CD-KEY收费、地图区域收费、客户端收费、角色收费、角色死亡复活收费、广告收费及VIP服务收费等花样百出的各种各样收费形式,从而催生了网络游戏公司通过发行虚拟货币聚敛社会财富的新形式。虽然早在2010年文化部就发布了《网络游戏管理暂行办法》,对网络游戏活动进行了规范,明确了适用范围及“网络游戏”、“网络游戏上网运营”、“网络游戏虚拟货币”等概念,同时对网络游戏内容管理、未成年人保护、经营行为、虚拟货币发行及管理等做出制度安排。但是截至到2016年1月31日,根据中国青年网游戏频道发布的1369款游戏绿色度初评报告,结果显示:包括一些知名的网游公司如腾讯、盛大、网易出品的多款游戏产品,测评结果都不容乐观:
在对腾讯公司测评的131款游戏中,腾讯QQ使用的是一视同仁的广告宣传策略,并未对QQ软件用户的年龄层进行划分,非常容易导致未成年QQ用户群体接触到成人游戏广告宣传,进而接触到并不适合自己年龄段的游戏产品,如受到广大青少年尤其是中小学生热烈追捧的腾讯游戏《地下城与勇士》,对该游戏测评的结果显示,该游戏实为成人游戏,并不适合未成年人使用。
对上海盛大网络发展有限公司及其旗下起点游戏平台(以下简称“盛大”)共测评70款游戏中,结果为二星以下的游戏占测评游戏总数的79%,也就是说,近8成的游戏不适宜12岁以下青少年玩,七成的游戏为成人游戏,可见游戏规则的设置过分注重对利益的追逐。
此外网易公司、搜狐畅游、四三九九网络股份有限公司、以及中国移动手机游戏基地出品的游戏都或多或少存在类似的问题。
与欧美、日韩等发达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游戏分级制度不同,中国迄今为止没有推行网络游戏的分级管理!作为民间第三方机构出台的星级分类和绿色度标准测评结果,当前国内的网游市场仍以成人游戏居多,相对适合未成年人的游戏仅占全部测评游戏的两成,国内这么多游戏公司所生产运营的游戏真的绝大多数都不适合于未成年人吗?这个千万家庭关心的严重问题值得各方高度关注。
更要命的是:尽管国家很多行政主管部门都声称对网络游戏拥有并行使管辖权:作为一个服务软件,它应该接受中国信息与工业化部的规范和约束;作为一个网络媒体,它的软件著作权登记、申请版号等要接受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的管理;而网络游戏天然的文化属性又必须受文化部门来管理……多头管理下便容易发生漏洞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比如,网络游戏作为一个电子出版物,初次送审时原本是符合新闻出版的一些规定的,但游戏在不断跌代更新后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特别是对玩家权益造成的伤害)就容易被轻易忽略,缺乏后期有效的监督,本报告揭示的诸如此类问题,很多很多……
总之,形势很严峻!妈妈很担心!(来源:金羊网 作者:张桂萍)
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