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管单位:广东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调查服务号
省情发布
当前位置:省情发布 > 重点阅读 > 佛山日报专访省情中心主任冯胜平:文明村居要重视人本内涵
佛山日报专访省情中心主任冯胜平:文明村居要重视人本内涵

2016-6-30 来源:佛山日报

    编者按:2012年,广东省委农办联合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开展“广东幸福村居指标体系建设实地和问卷调查”,在全省抽取了8个地级市、16个县(市、区)、32个乡镇,对480名乡镇干部、4800户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形成了《广东省创建幸福村居民意调查报告》和《广东省幸福村居指标体系建设研究报告》。这两份调研报告为起草《广东省创建幸福村居五年行动计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最近,刚刚经历完一轮城市升级、获得全国文明城市称号的佛山,再开启了新一轮城市治理现代化、创建全国一流文明城市的大幕。地处中心城区、城市化率最高的禅城,村居这一细胞对文化、文明的主动追求,正与城市的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形成一股合力。这种合力,有望在未来几年引领农村融入城市、社区基层善治。为此,《佛山日报》记者就如何创建文明村居的问题采访了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主任冯胜平。

    记者:近年来禅城涌现紫南、塔坡等一批文明村居示范点,请您点评一下这些文明村居的创建有何特点?

    冯胜平:第一,以特色文化为依托。佛山传统特色鲜明、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文明村居的创建工作盘活了以往一味追求经济建设所忽视和闲置的文化资源,并将其凝练成乡村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仁善紫南”、“和美龙津”等个性风貌的打造,是对文化优势的进一步细化、深化与固化。

    第二,以群众需求为导向。文明村居大讨论等创新举措,呼应如今国家大力倡导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村民参与乡村建设智慧与权利的尊重,也是对群众能按自我需求促进生活环境改善的负责。

    第三,以科学规划为引领。以浅入深、以点带面的节奏,善抓重点、安排有序的风格,资金保障、制度支持的推进,全面推动“城市升级”向乡村延伸,活化一批文化底蕴深厚的特色古村落等的设计,让建设路径清晰明了。

    记者:从这些村居的创建经历看,创建得益于哪几方面的工作?

    冯胜平:软硬实力齐头并进。通过开展志愿者服务扶弱济困,举办传统文化活动打响品牌,表彰模范宣传典型教化人心,令精神文明建设的影响范围更广、影响力更大、持续性更久,让文明自觉性、文化自信心和自豪感充裕于社会氛围。同时各村镇积极落实的环境整治、设施改造、经济规划,促进了软实力提升与硬实力增强的相辅相成。

    民众主观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家园建设讨论、文化志愿服务、文化活动举办的参与,让各村群众有了积极投入体力智力的渠道,让文明村居建设进程因充分汲取各方意见和建议而减少曲折与矛盾,群众也因广泛参与所伴随的透明公正强化了对这项事业的认识和理解。

    记者:在文明村居的创建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问题?您有何建议?

    冯胜平: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文明村居建设事业的财政投入,尽快出台相应的财政投入制度,并建立与之相关的投入增长机制,实现与财政收入增长的同步增长,以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和持续开展。

    文明村居建设最终目的是各村镇人民享受更美好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内在精神世界受到更良好的熏陶,因此应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内涵,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的参与权和建议权,直面矛盾,凝聚共识,形成建设美丽文明村居的强大合力。

    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将创新思维融入制度模式建设、传统文化利用、发展规划完善等重要内容中去,学会将传统文化精神结合时代热点开展宣传,结合互联网科技扩大影响力,便捷群众的文化生活。(文/佛山日报记者何绰瑶)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