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最美好城市,深圳、厦门、福州五星加冕
2016-3-10 来源:标准排名研究院
如何评价我们身边的城市?
我们去哪里呼吸?我们去哪里上学?我们去哪里奋斗?我们去哪里旅行?我们去哪里安放60岁以后的人生?
每个城市都是一本打开的书,每个人都可以去阅读它,但是要真正看懂它,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城市是成千上万不同阶层、不同性格的人们在共同感知的事物,人们通过自己的感性体验来认识一个城市,评价一个城市。一个城市有一百万人,就会有一百万种对这个城市的解读。每个城市都处于千变万化之中,难于概括,更难做出定论。人们见仁见智,聚诉纷纭,但往往挂一漏万、以偏概全。
这一切,导致了城市研究的困难,尤其是对城市特征定位的困难。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评价我们身边的城市?
这个时候,我们宁愿相信数据。排名,产生新秩序;比较,发现新价值。
2015年,标准排名以数据为基础、以排名为工具,先后发布2015年中国“氧吧城市”50强排行榜、2015年中国最宜创业城市50强排行榜、2015中国重点城市包容度40强排行榜、2015中国养老城市50强排行榜、2015年中国旅游城市吸引力50强排行榜、2015年中国城市财力50强排行榜等六大城市排名。
基于以上六大排名,通过综合加权,我们为你选出2015年度美好城市。
在2015标准排名六大城市排行榜中,有3个城市入围全部榜单,且排位靠前,被评为“五星美好城市”,它们是深圳、厦门、福州。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们是中国城市的新标杆、新一线。
深圳当选年度最美好城市
作为五星美好城市的第一名,深圳当选为2015标准排名年度最美好城市。
深圳用一种独特的方式,讲述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城市化运动的历史变革故事。在30多年的时间里,它的内涵逐渐丰富,当你来到这个城市,仿佛穿越中国改革开放的陈列馆,体验着世界最快速城市化的种种不可思议。
这里有着中国最领先的公司,腾讯、华为、平安、招商、万科等等,几乎都是各个行业的发展标杆。这里是中国商业文明发展的应许之地,也是这个国家一条通向未来的桥梁。
深圳是一个包容的城市。多样的文化生态,平等的社会氛围,培育出创新文化的环境,催生城市创造活力的勃发。
但是,新时期的深圳也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深圳是一个年轻而复杂的城市。它首先是一个特区,这个国家所有重要的改革决策,都是从这个实验场提炼出来。但是深圳的特区功能一直与城市功能交织在一起,特区的发展推动了城市的发展,而城市的廓张又导致深圳对特权政策诉求的升级。在普惠制政策下怎样才能“办好特区”,是一个新的课题。
更重要的是,深圳现在有特区内地化的趋势,这对深圳来说是一个致命的隐患。初为特区时的激情不再,吃老本的人多了起来,不愿创新的人多了起来,他们是既得利益者,很多人在年龄等方面丧失了竞争力,惧怕再折腾、再改革。这就导致深圳在精神上未老先衰,三十岁的城市,有了一颗六十岁的心脏。怎么办?
中国需要一个新的标杆。我们仍然相信,深圳最有资格、最有能力为中国新一轮改革提供样本、充当尖兵。我们希望深圳放下包袱,轻装上阵,担当起这一新的历史使命。这取决于中央对深圳的角色定位,更取决于深圳主政者的智慧和勇气。
我们祝愿深圳早日找到发展新动力。
此外,在上述六大排名中,有13个城市入围五项排名,被评为“四星美好城市”,它们是上海、广州、杭州、北京、武汉、南京、成都、天津、苏州、西安、青岛、珠海、东莞、合肥、济南、南昌。
在上述六大排名中,有5个城市入围四项排名,被评为“三星美好城市”,它们是重庆、三亚、大连、昆明、佛山。
在上述六大排名中,有一个城市入围3项排名,被评为“二星美好城市”,这就是长沙。
武汉当选年度最惊艳城市
在标准排名2015年六大城市排行榜中,武汉入围五项排名,被评为2015年“四星美好城市”,并在“2015年中国最宜创业城市50强排名”中高居第二,引发强烈关注,因此被评为年度最惊艳城市。
大江东去,紫气南来,湖山俊秀,人文斐然。武汉的地理位置得天独厚,有“玄武之象”,而且也差一点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它是真正的“国之中”,制内御外,游刃有余。然而,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这个历史上一直仅次于上海的工业中心城市,由于在经济转型中缺少必要的外部支持,在几十年的区域竞争中“横比下坠”,这也正是中部地区边缘化命运的一个缩影。
在非均衡发展时期,一些城市的竞争力,来自不平等的国民待遇,来自中央政府的优惠政策。而现在,当中央政府的发展战略转向,均衡、协调发展成为大势所趋,人们自然将目光转移到那些一度被边缘化、一度被价值低估的城市。武汉首当其冲。有人说,如果三十年前的机会在深圳,二十年前机会在上海,十年前机会在天津,那么,现在最好的机会在武汉。
这是一个以中心城市为节点进行全球资源配置的时代,而在中国的中部地区,一直缺少中心城市经济带的辐射与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是以城市为中心,以交通要道为依托,由点到线及面,逐步形成网络,进而整合全区域资源,形成整体优势和竞争力。从这一点上来说,武汉是中部地区最重量级的中心城市,有理由、有责任、有能力负起重担,成为中部崛起的战略“支点”。
我们祝武汉好运。
上海被评为年度最委屈城市
在2015年标准排名六大城市排行榜中,上海入围五项榜单,被评为“四星美好城市”。
这本是一个不错的名次,但是,在很多人看来,“四星美好城市”的称谓,与上海的自身地位和影响力并不匹配。上海是中国第一大城市,它应该在各个方面成为这个国家的发展样板,未能成为“年度美好城市”,实在是怀才不遇。
因此,上海被评为“年度最委屈城市”。
下一步,我们希望这座工商业大都市海纳百川,取法乎上,成为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前驱,进而为我们这个国家赢得世界性声誉。
上海,你的领奖台不应该局限在中国。(作者:李小令 来源:标准排名研究院)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