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阿里华大,创业之都排名武汉仍赢杭深
2016-1-6 来源:标准排名研究院
武汉太牛了。仅次于北京,排第二!
标准排名研究院“2015年中国大陆最宜创业城市排行榜”日前新鲜出炉,排名前十的城市依次是:北京、武汉、杭州、上海、南京、广州、深圳、成都、苏州、西安。其中广州、深圳跌出前四,“北上广深”或许不能再这么连着读了。
武汉凭什么这么牛?一个法国记者在十多年前以数据侧面回答了这个问题:“这里是距离世界最大的水利发电枢纽三峡大坝最近的中国大城市,能源成本是上海的三分之一。这里是中国的经济地理中心,交通成本是上海的四分之一。这里是中国最大的淡水中心,工业成本是北京的八分之一。”
美国未来学家麦金利·康韦,则从更长远的星球战略家的眼光预测,武汉将在21世纪世界十大超级城市里排第二位。他的判断依据基本类似:水资源、中心位置、高校人才、工商业基础等因素。
就全球大势而言,几乎所有内陆大国的地理中心均为重要的经济中心:芝加哥是美国三大经济中心之一;莫斯科既是俄罗斯的首都,也是联接欧亚疆域的中心;巴西利亚既是巴西的地理中心,也是该国第四大经济中心,“天下之中”崛起,乃大陆型经济的必然。
位居“中国之中”的武汉亦是如此。晚清和民国时期,武汉仅次于上海,是全国第二大城市。虽然改革开放之后地位相对落后,武汉的经济总量还有一定差距,但只要按照目前的增速持续下去,10年左右,武汉就可以冲刺国内经济中心,更长期来看,武汉成为国内第三大甚至第二大城市,也非妄言。
武汉确实有此雄心。2013年,武汉推出了“2049远景规划”,详细规划武汉未来,并提出了分步战略,从成为洲际区域中心城市,到次级世界性城市,再到世界顶级城市——这些抱负,已超越当初中山先生提出的“东方芝加哥”的设想。
这个规划是不是过于宏大了?其实,在国家进一步改革开放中,武汉未来是有着很大机会和优势的,比如这个城市的成本优势:在武汉留住或者引进一名人才,给他买辆车、安个家,大概花100万。但是在上海、北京,留住一个人才,一套房子就要五百万。比如说户籍改革,上海、北京改不动,现在只能限购、限房,但是武汉就可以。这些都是武汉未来在改革方面的巨大优势。
再说了,武汉最近几年发展速度已经领先于全国,且坐拥江湖山川,生态环境在大城市中优势非常突出,在经济发展和保持生态环境方面,拥有比北京和上海等地更多的弹性空间,可以继续保持相对高速发展。目前,武汉开发区域与生态区的面积基本是对半开,未来武汉的底线,也至少保持五分之一的生态区。
我们可以这么说,中国未来真正有潜力的地方,就在中南。“东西南北中、发财到广东”,这是改革开放初期的著名口号,不远的未来,这一口号应该变变了——“东西南北风,发财找红中”。红中,湖北的方言就是中间。
不过,武汉在加油超越时,仍不能忘了刹车,既要懂得“做什么”,更要明白“不做什么”。武汉虽有地理之便,有良好的经济基础和雄厚的高校资源,也有雄心勃勃的工业倍增计划,但这还不够。武汉还需要一个民营经济倍增计划。民营经济的活跃程度,才是检验一个城市经济活力的重要指标。在我们看来,推动“民营经济倍增计划”,是武汉振兴的希望所在,是武汉在更多榜单上位列第二甚至第一的希望所在。(作者:伊万 罗天昊 来源:标准排名研究院)
http://www.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