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管单位:广东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调查服务号
省情发布
当前位置:省情发布 > 重点阅读 > 北上广街头心跳骤停被救回者不足2%
北上广街头心跳骤停被救回者不足2%

2015-9-11 来源:广州日报

  本月7日早晨广州的那场瓢泼大雨中,一名年轻女子怀疑因为心律失常倒在广州街头,待救护车到达时已失去生命体征至少20分钟,入院后抢救无效去世。医生说,如果事发时有人扶她一把,并进行胸外按压,能为医生抢救争取时间。

  救护车到场却救不回心跳骤停的患者,并不少见。广州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培训导师、三甲医院急诊科医生介绍,由于缺少第一目击者的急救,北上广等大城市街头的心跳骤停病例,救回来的几率是2%以下,“对心跳骤停患者来说,救护车永远是‘迟到’的。”他通过多年从业经验呼吁市民积极参与急救技能培训,在关键时刻能排上用场,“没有任何事情比拯救亲人的生命更加重要”。

  “做急诊医生十数年,没救成一个街头心跳骤停者”

  据媒体报道,7日早上8时,广州暴雨倾盆,一名年轻女子脸贴地趴在往黄埔方向的员村山顶公交车站,热心路人在一旁为她撑着伞,但因为害怕急救方式不当,没人敢进行施救。120救护车到场后,医生发现女子已身体冰凉、瞳孔散大,无呼吸心跳,判断她已经失去了生命体征至少20分钟,从现场到入院后一直实施抢救,遗憾的是,抢救至下午1时许,该女子仍无心跳呼吸,被宣布其死亡。据反映,该女子有肥厚性心脏病。医院考虑致死原因是心律失常,失去意识。而淹溺则是雪上加霜的因素,阻塞了呼吸道。医院表示,如果事发时第一时间有人扶她一把,并进行胸外按压,保证大脑供氧,就能为医生抢救争取时间。

  “我做了十几年的急救医生,在急诊室里救回的心跳骤停很多,但出车到街头救心跳骤停的患者,一个都没有(救过来),即使有的一过性恢复了心跳,由于心脏和大脑缺血太久,过几天还是去世了。”美国心脏协会急救培训导师、广州120急救中心院前急救培训导师、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医生王西富告诉广州日报记者,他的一个急诊科同行则试过在医院外把心跳骤停的患者救回来,但并不是随救护车出车时救的,而是在打球时遇到的突发病例。可见对心跳骤停患者来说,救护车永远到得不够早,因为心跳骤停发生后的黄金抢救时间仅有4分钟,假如第一目击者不进行正确的院前急救而仅仅等待救护车,超过10分钟才得到始急救,生存机会渺茫,等救护车对心跳骤停患者来说,可以说是“等死”。

  警惕:微博大V也传播错误急救知识

  王西富援引统计数据指,在院前急救知识普及得好的美国西雅图,有46%的街头心跳骤停病例能被挽救回来,但我国北上广等大城市,街头心跳骤停病例,救回来的几率是2%以下。目前国内的情况是,一方面靠谱的急救科普知识普及率不高;另一方面,一些熟为人知,或者被某些媒体广为传播的“急救方法”,又是错误的。

  他举例,电视剧中看见人昏迷不醒就搽风油、掐人中、喂安宫牛黄丸,新闻图片中把溺水者扛肩膀上倒水等等,实际上传递的都是错误信息——在人昏迷、意识不清时不能吃、喝任何东西,否则会有误吸风险;如果已经发生心跳骤停,掐人中、搽风油、倒水等,其实都是浪费时间、浪费生命的做法。 就连一些媒体大V的微博、微信,也成为错误急救知识的推手。王西富不时在自己的微博“@急诊夜鹰”上,给这些大V微博纠错。

  倒地者无反应、有呼吸:别喂水喂药

  无反应无呼吸:立即心肺复苏

  王西富介绍,当一个成年人在街头倒地,应该按照以下做法,假如患者是发生心跳骤停,“打急救电话、心肺复苏、AED除颤”构成了一条进入医院之前的“生存链”,其中的每一环都有学问 。“必须承认的是,有人倒地,尚无保护施救者的法律免责条例,这方面的风险还是存在。但至少在家人、亲戚朋友出现意外时用上,世上没有任何事情比拯救亲人的生命更加重要。”王西富表示,“纸上得来终觉浅”,建议大众尤其是家有老小的市民不妨主动参加有实操环节的急救技能培训,“尽管学了也希望一辈子都不会用得上,可是一旦用上可能值一辈子。”

  1. 拨打120。

  看见街头有人倒地,自己或者让他人立即拨打120,电话中说清楚年龄、性别、症状,找人到路口接车,同时保持电话畅通。

  2 确认周围环境安全后,再靠近评估患者。

  1) 判断有无意识:拍打倒地者肩膀,大声喊话,如果患者有反应,询问患者是否有不适,是否有颈背腰腿部疼痛,尤其是活动时疼痛,应该谨慎搀扶。由专业人员搬运。

  2) 如果倒地者没有反应,观察胸廓有无起伏,判断有无呼吸。此时又分两种情况:

  无反应、有正常呼吸:倒地者为昏迷状态,可能是脑中风,也可能是低血糖、醉酒、中毒等引起的晕厥。此时的致命风险是仰卧时舌根后坠堵塞气道、窒息死亡,因此应该倒地者保持稳定侧卧位,不要喂水、喂食、喂药,以免发生误吸。密切观察呼吸情况,等待医护人员到达。

  3) 倒地者没有反应、没有呼吸:

  是最危险的心脏骤停,不要犹豫,需要即刻心肺复苏:让患者仰卧,在乳头连线中点给予胸外按压,成人按压深度在5厘米以上,按压速度100~120次/分钟,让胸廓充分回弹,减少按压中断时间。可与人工呼吸结合,按压30次,人工呼吸2次,如此交替循环,一直到急救人员到达。对口人工呼吸有不卫生、怕传染病等顾忌者,也可持续单纯胸外按压,同样有效。

  假如在配有AED(自动体外除颤机)的场所,按机器上的图示黏贴电极片,自动分析,按下除颤按钮。建议除颤时,不要接触患者。除颤后开始下一轮心肺复苏。AED(自动体外除颤机)是一种用来抢救心跳骤停的傻瓜式医疗设备,可以由非医务人员自助使用。日本、欧美国家的公众场所多有配备,但国内仅有少数城市的机场等大型公众场所配有。王西富建议,机场、地铁站、体育场所、酒店、养老院等公众场所都应配备AED。(来源:广州日报 记者 伍仞)



【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