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管单位:广东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调查服务号
名家专栏
当前位置:名家专栏 > 名家观点 > 郑永年:中国权力交接班的意义
郑永年:中国权力交接班的意义

2012-10-26 来源:《联合早报网》

    中共十八大在即,海内外都在紧盯着中国每十年一次的权力交接班。权力交接班是古今中外所有政治制度中最重要的政治。人们至少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看权力交接班的意义。第一是权力交接班是和平的还是暴力的。人类历史上,权力转移(或者交接班)是政治权力最聚焦的领域,因此也往往充满冲突和暴力。在这个领域,历史上有太多的冲突和暴力案例,不仅导致政治精英之间的互相残杀,而且更会导致整个社会的分裂和冲突,甚至是内战。因此,和平的权力交接班是衡量一个国家政治文明最重要的政治制度指标。这方面,相对而言,西方民主国家处理得比较好。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到今天,这些国家的权力转移已经不会导致大规模的冲突。但在很多发展中国家,无论是民主的国家还是威权主义的国家,权力转移经常导致大规模的政治冲突。
  在第二个层面,人们所关切的是由权力交接班所引出的政策变迁和连续性。权力转移,无论是从老一代转移到新一代,无论是从一个政党转移到另一个政党,都会产生变化。当代世界,所有国家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都需要通过变革来应付。“变革”已经是国际社会的通行语。不过,变革需要人去推动,或者政府,或者社会。问题在于,如何推动变革呢?政治精英变得重要起来。尽管社会是分化的,但社会可以产生压力,对掌握政治权力(政府)的政治精英产生压力。所以,在民主国家,人们往往把对变得的诉求置于权力更替之上。如果现存政府没有能力进行变革,那么希望通过权力更替把有能力进行变得的政治人物推上政治舞台。当然这也越来越成为只是一种理想。在全球化状态下,大众民主越来越难产生一个强而有效的政府,而沦落成为简单的政权和平转移的手段。
  在权力交接班的这两个层面,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中国传统皇朝的更替都是革命性的。实际上,在中国,“革命”指的就是“改朝换代”。当然,一些皇朝的寿命长达数百年,在此期间,也发展出了相当发达的权力交接班制度。这份遗产是需要我们认真总结的,这里已经超出了本栏的讨论范围。1949年建国之后的三十年,权力交接班制度已经上是政治强人尤其是毛泽东一人说了算。这个时期是典型的个人专制政治。改革开放之后的八十年代,权力交接班也不是很顺利,中国处于从个人专制向集体领导转型期间。邓小平尽管也属于政治强人,但已经不能行毛泽东那样的专断权力了。
  因为邓小平这一代领导人包括陈云、彭真等都曾经成为毛泽东个人专制的牺牲品,他们开始努力致力于建设权力交接班制度。邓小平时代中国确立了一系列权力交接班制度,主要包括国家领导人退休制度、限任制、年龄限制、集体决策等。这些制度产生了一系列积极的效果,包括避免个人专制、及时更新领导层、政策与时俱进等等。没有邓小平时代的这些制度创新,执政党不可能是今天那样的局面。
  但是,在后邓小平时代,中国的权力交接班又开始面临很大的挑战,需要更多的制度创新来应对。人们可以从如下几个主要方面来探讨。


共3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