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总署权威解读2015年我国外贸数据
2016-1-14 来源:羊城晚报-金羊网
“双降”主要受外需低迷影响,贸易条件改善同样出口可多换回12.1%进口
羊城晚报讯 记者马汉青报道:海关总署昨日(13)发布,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59万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7%,并出现进口、出口“双降”的情况。海关总署表示,尽管进口出口值都出现了下降,但我国出口仍明显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且贸易条件改善,同样出口可多换回12.1%进口。
据海关统计,2015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4.59万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下降7%。其中,出口14.14万亿元,下降1.8%;进口10.45万亿元,下降13.2%;贸易顺差3.69万亿元,扩大56.7%。
进出口“双降”,对这种我国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再次出现的情况,海关总署表示,2015年是我国货物贸易自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以来所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较为复杂严峻的一年,尽管进口出口值都出现了下降,但出口明显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市场份额较上一年有所提升。
据分析,201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呈现几方面主要特点:
——贸易方式更趋合理。在国务院“稳增长、调结构”相关措施的大力推进下,2015年我国一般贸易进出口值为13.29万亿元,下降6.5%,占进出口总值的54%,所占比重较上年提升0.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2.2%。
——贸易伙伴多元化取得积极进展。2015年,欧盟、美国、东盟为我国前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值分别为3.51万亿、3.47万亿和2.93万亿元。同期,我国对东盟、印度等新兴市场贸易相对表现较好。
——民营企业对外贸易显示活力。2015年,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9.1万亿元,微降0.2%,占进出口总值的37%,提升2.5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长3.1%。
——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2015年,我国出口机电产品8.15万亿元,增长1.2%,占出口总值的57.7%,较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同期,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总值2.93万亿元,下降1.7%,占出口总值的20.7%;其中,玩具、家具、箱包、塑料制品出口保持增长。
——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长,贸易条件进一步改善。2015年,我国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加。我国出口价格总体下跌1%,跌幅明显小于同期进口价格总体下跌幅度。由此测算,2015年我国贸易价格条件指数为112.1,表明我国出口一定数量的商品可以多换回12.1%的进口商品,意味着我国贸易价格条件明显改善,对外贸易效益有所提升。
“我们也必须看到,当前我国外贸发展中依然存在一些困难。”海关总署表示,2015年我国与欧盟、日本双边贸易分别下降7.2%和9.9%;外商投资企业、国有企业进出口分别下降6.5%和12.1%;加工贸易进出口下降10.6%。2015年12月,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31.2,较11月回落0.8,表明今年一季度我国出口压力仍然较大。
***(权威解读)“双降”主要受外需低迷影响
2015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双降”,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认为,主要受几个因素影响。
从出口方面看,主要原因是外需低迷。2008年以来的国际金融危机破坏了世界经济增长动力,国际经济总体复苏乏力,导致全球贸易进入深度调整期,进而抑制我国出口增长。如2015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值仅增长了1.2%,较上一年回落1.4个百分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值则下降1.7%,也是近年来少有的情况。WTO公布数据显示,按美元计价,2015年前10个月全球出口值下降幅度超过11%,是自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全面爆发后再次出现下降。
从进口方面看,数据显示,原油全年进口平均价格比上一年下跌45.3%,美国商品调查局大宗商品CRB价格指数在2015年跌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水平。2015年,我国铁矿砂、煤、成品油、铜等大宗商品进口平均价格也纷纷下跌,同比跌幅分别为39%、21.8%、38.3%、17.1%。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大幅下跌和大宗商品进口量增速的放缓,是2015年我国进口值出现下降的重要原因。
“2015年我国出口明显好于全球主要经济体,按美元计价,前10个月我国出口下降2.5%,而同期美国出口下降6.5%,欧盟下降13.2%,日本下降9.5%。”黄颂平表示。(来源:羊城晚报-金羊网 作者:马汉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