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基层公务员困境还需“对症下药”
2015-9-16 来源:南方网
公务员,曾经让绝大部分应届毕业生心向往之的职业,一方面,享受着身边人仰望的荣耀,另一方面,有着不错的薪资和福利待遇。然而随着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实施,公务员也渐渐褪去了光环,尤其是基层公务员,他们面临着工作压力大,福利收入锐减,以及极难晋升的尴尬局面。面对困境,他们有的选择坚持等待机会,有的则毅然选择放弃铁饭碗,重新进入社会参与竞争,实现自我价值。(9月13日《现代快报》)
我们所讨论的基层公务员困境,绝不是一天两天才产生的,无论是繁杂苛求的信息材料,还是干多干少一个样的不公待遇,甚至是多年坚守却换不来升迁的辛酸和失落,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基层公务员队伍所面临的,多年来就一直存在,只是不同时期表现程度不同罢了,面对压力大、收入低、晋升难等突出困境,我们还需理性对待,对症下药。
“两点之间的最短距离是直线段,然而从一点到达另一点的最快路线却不是直线,而是一个一段旋轮线”,如果用这个“最速曲线”理论来解释,我们不难发现,要想破除难题、追求成功,就必要找到所谓的“势”,简而言之就是要顺势而为、对症下药,如此,才是破除基层公务员之困的最佳方法。
对基层公务员而言,当先做到自省自知。正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基层公务员毕竟也只是属于一个社会人,和所有人一样,没有特权、没有特殊、更没有特例。从当初选择基层起,就注定了多一份艰辛少一份享受,多一份压力少一份轻松,多一份责任少一份虚荣,也许,基层公务员同样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抱怨,同样会认为自己“怀才不遇”,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如何实现“自我价值”,不让自己在困境中“自我迷失”。如同沙漠中的绿洲,只有从严从实要求自己,立足自身实际,努力坚守服务大局、服务群众的初心,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才能在基层平凡的岗位上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
对社会大众而言,当多一份尊重和信任。从笔试到面试,从体检到政审,基层公务员的背后,隐藏的是无尽的艰辛和无奈,也许会有人说,公务员就是“金饭碗”,其实不然,基层公务员从来都只简单地属于一个普通职业而已,基层公务员的困境,绝不是一句“不好你辞职啊”、“不想干别干,想干的人多的是”等不负责任的话所能解决的。作为联系服务群众生产生活、带领人民群众致富增收、促进地区发展和谐稳定的关键,基层公务员要面对的却是收入付出不匹配带来的生存压力以及远离亲人家庭产生的无限愧疚,对社会大众而言,理应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和理解,而非是无止境的质疑和谩骂。
对机制体制而言,当从源头进行改革创新。虽说造成目前基层公务员的困境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到底,如果不能从制度保障出发去增强基层公务员干事创业激情和活力,那么在重重困境的路上便无法前行。面对收入结构和队伍结构中的突出问题,针对党风廉政建设所要求的新常态,部分基层干部思想犹豫了、行动迟缓了、干劲下降了,必须思考改革,不管是进行分类管理还是基层薪资改革,不管是激发工作干劲还是注重教育管理,只有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去逐步解决基层公务员所困所忧,才能让他们重新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认同,才能真正留住人才去谋事创业。
一言以蔽之,笔者认为,作为基层公务员,纵然困境重重,也当坚守住那份理想信念,摆正位置和心态,永葆那颗为民服务的初心,同时不断完善现有管理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对基层公务员多一份理解、多一份信心。 (来源:南方网 作者:心语)
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