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部就班不等于为官有为
2015-8-12 来源:南方日报
近来各地治理“为官不为”的新闻此起彼伏,出台新措施层出不穷。前不久,省纪委明确提出要建立健全责任制,落实检查考核、报告和约谈制度,同时加快出台规定治理“为官不为”。但效果如何还有待观察,因为从一些地方出台的办法来看,尽管措施非常严厉,可官员积极主动去作为的风气尚未形成气候。只要按部就班完成任务,也不能对官员进行问责。可按部就班远不是群众所希望的“为官有为”,如果不从中找到问题对症下药,措施再严厉也难起作用。
实施一系列行政审批事项改革,实质上是削权改革,让一些官员失去了许多捞“油水”的机会,等待观望甚至有情绪也不奇怪。加上老虎与苍蝇一起打,对乱作为的官员绝对不会放过,让一些官员觉得“为官不易”,为了“不出事”只好“为官不为”。动不动就要问责处分,从大胆妄为到谨小慎微,变成不敢越雷池半步。事实上也是如此,只要做事就可能会出事,不做事就永远不出事。为官不为者误己误人误发展。通过暗访、查处、追责、曝光等“四管齐下”,可以遏制干部消极行为。但仅有打压是不够的,也要正视在高压态势下,如何消除不敢越雷池半步这种普遍心理。换句话说,就是对干部不作为既要遏制,又要鼓励干部敢于担当勇于干事创业。
运用惩罚和奖励两种手段引导干部有所作为,首先要营造一种宽容失误的工作气氛,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为勇于改革的干部打气。只要是探索创新造成的失误,而不是以权谋私从中牟利,就以批评教育和整改为主。也就是中纪委提出的抓早抓小,不让小问题发展成大问题,不至于酿成廉政风险。其次是在干部年终考核奖励、干部提拔晋升等方面给予倾斜,只要做出成绩就能获得丰厚奖励,并给能担当的干部以施展才华的大舞台。让不干事者无位,能干事者有位,严重延误时机者不但丢脸还要丢官。当正面激励敢作为变成常态,争当改革创新型干部的风气才会成为主流。(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邱镇尧)
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