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管单位:广东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调查服务号
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热点资讯 > 广东要闻 > 父亲在家多为“猫爸”或“甩手掌柜”
父亲在家多为“猫爸”或“甩手掌柜”

2015-7-21 来源:新快报

 

  今年父亲节前夕,英孚教育联合腾讯教育频道在移动手机端对各大城市的父子交流互动现状进行了问卷调研,在近5000个被调查者中,78%的人认为爸爸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而其中亲子共读、科学探索等相对体验丰富的高质量互动仅占不到25%,近半数的爸爸只是“默默陪伴”。开放包容不强求的“猫爸”和基本不管的“甩手掌柜”成为目前家庭中最主要的爸爸形象。

   爸爸眼中:越年轻,越没时间陪孩子;年龄越大,陪孩子越有经验

  该调查发现,爸爸平均每周除工作、睡眠外,业余时间有20小时以内的占38%,60小时以上的仅10%;爸爸平均每周陪伴孩子或与孩子互动的时间占业余时间的比例少于20%的占56%。仅6%的爸爸会把80% 以上的业余时间用来陪伴孩子。

  调查还显示,爸爸的年龄越低,越会认为自己陪伴孩子的时间不够:25岁以下的爸爸中,9成以上认为陪孩子时间不够,而40岁以上的爸爸人群中,这个比例下降到68.4%。

  出现这个情况,可能也和爸爸的事业发展和家庭角色有关。受访者家庭中,爸爸收入占家庭收入主要来源的占比最多。父亲们更倾向于被事业占去时间。

  在陪孩子的活动上,爸爸年龄越大,陪伴孩子越有经验,更多会选择作业辅导、体育运动和聊天谈心等陪伴方式,而对于年龄在25岁及以下的爸爸,更多的只是默默陪伴(高达46.5%,高于年龄大的爸爸们)。

    妈妈眼中:爸爸在家多为放任包容型

  调查同时也显示,妈妈眼中的爸爸和爸爸们的自我评价有不小的差异。

  关于家中爸爸陪伴孩子时间够不够这个问题,35.8%的爸爸认为够,64%的爸爸觉得不够,而这个数据在妈妈那边分别是18.6%和81.4%,也就是说,妈妈眼里爸爸陪伴的时间更加不够,更需要多点时间参与家庭亲子互动。

  在近半数妈妈眼里,爸爸在家里的角色更趋于“甩手掌柜”,大多数爸爸则认为自己属于“猫爸”型(开放包容不强求)。

  专家呼吁:提升父亲陪伴的质量

  腾讯网教育频道翟东海主编表示,调查披露的数据较真实地反映了客观现实,父教缺失的现象确实严重。“父亲的关爱和教育是一个孩子,特别是男孩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现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男孩缺少阳刚,越来越多的女孩成了‘女汉子’,其实很多都与父亲在教育和成长过程中的缺席有关。这个调查从数据的角度重新审视,让大家更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亲陪伴的重要性。”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书院研究员、为明教育研究院院长张宏玲认为,由于社会和家庭分工不同,父亲在时间上肯定没有妈妈陪伴孩子时间多,但是只要做到了陪伴,父亲的基本职责也就做到了。陪伴质量的高低,要分类理解。无论是游戏型的陪伴,学习型的陪伴,还是默默的陪伴,都是爸爸在向孩子传递非常直接的信号:孩子我在关注着你,我看着你呢,我心里有你。

  EF英孚教育资深教育专家,美国宾州州立大学博士蔡宜淮则认为,父亲的角色对孩子的发展很重要,但未必只通过陪伴时间来体现。与母亲相比,父亲通过物理接触,用玩伴形象,会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研究发现,小男孩特别喜欢模仿父亲,渴望得到父亲认同,但同时也把自己放在竞争的位置上,在家庭中希望能取代父亲的位置成为一家之主;而对于女孩来说,父亲的作用是体现另外一种性别角色,在区别和比较中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性别角色和定位。

  蔡宜淮建议,爸爸可利用零碎时间多和孩子一起吃饭,在饭桌上交流;在亲子阅读时,父亲可以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帮助孩子理解。父母双方都要意识到,在家庭互动中,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不仅仅是通过一对一的方式进行,孩子一直很关注父亲的行为,即使父母都在,孩子更多是在学习父亲。“在很多情况下,母亲也要懂得智慧地退一步,鼓励并支持父亲发挥更多的积极影响力。”(记者 李杨)



【www.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