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管单位:广东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调查服务号
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热点资讯 > 广东要闻 > 吸毒群体向演艺界公务员等人群扩散
吸毒群体向演艺界公务员等人群扩散

2015-6-25 来源:新快报

  据新华社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昨日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2014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报告指出,我国登记在册吸毒人员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14年底,全国实际吸毒人数超过1400万,吸毒群体向企业事业职工、自由职业者、演艺界人士甚至公务人员等人群扩散。
  35岁以下者占在册吸毒人员过半
  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部长助理刘跃进介绍,截至2014年底,全国累计发现、登记吸毒人员295.5万名,实际吸毒人数超过1400万。滥用合成毒品人员累计登记人数首次超过滥用传统毒品人数。截至2014年底,35岁以下青少年占在册吸毒人员总数过半。吸毒群体向企业事业职工、自由职业者、演艺界人士甚至公务人员等人群扩散。截至2014年底,仅全国在册登记吸毒人员已死亡4.9万名。全国每年因吸毒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5000亿元。因吸毒引发的侵财性违法犯罪案件多发,自杀自残、伤害他人、毒驾、袭警抗法等极端肇事肇祸现象时有发生。
  广东四川成境内冰毒主要源头
  刘跃进援引报告说,从毒品来源情况看,在境外来源方面,“金三角”地区罂粟种植和冰毒生产仍保持较大规模,是我国境内海洛因和冰毒片剂的最大来源地。“金新月”地区海洛因和南美洲的可卡因在我国毒品消费市场占有一定份额。在境内来源方面,广东、四川是境内冰毒晶体和氯胺酮的主要源头,一些不法分子趁我国对绝大多数新精神活性物质尚未列管之机,在国内生产此类物质。
  他说,从毒品贩运情况看,有六方面的突出特点:贩毒群体呈现“三低”特征,即年龄偏低、文化程度偏低、就业能力偏低;贩毒手段隐蔽、狡猾、渠道多、变化快;毒品从我境内流出或经我过境现象不断增多;毒品流向呈现出较强的地域性;大宗毒品案件增多;物流基地、互联网涉毒问题突出。
  报告分析指出,从毒品形势的走向看,在毒品滥用方面,我国将继续面临对巩固海洛因治理成果和应对合成毒品滥用快速蔓延的双重压力。新精神活性物质问题将随工作力度的加强进一步显露,存有在国内快速形成滥用的可能。在毒品来源方面,“金三角”在当地局势的影响下,仍将是我国海洛因、冰毒片剂的主要来源地。受庞大消费市场和暴利刺激,国内制毒活动难以在短期内遏制。制毒原料必将随管制政策的调整不断发生变化,非列管化学品将不断出现。在毒品贩运方面,毒品贩运线路不断变化,逐步转变为跨省市、多地周转、接力式的辗转分销。随着走私贩运毒品手段的不断升级变化,防范打击难度将越来越大。

  ■立法
  我国正在推动“毒驾入刑”调查研究
  据新华社电 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部长助理刘跃进昨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说,国家禁毒办正在会同相关部门推动加强对毒驾的治理和处罚,进行“毒驾入刑”立法的调查研究。
  他介绍,为加强对毒驾的治理和处罚,国家禁毒办也在会同全国人大、最高法院以及各方面推动这项工作,加强对于立法的调查研究。也就是说,要想方设法地把毒驾这个行为纳入刑事处罚的范围,这样才能对毒驾这种行为形成真正的威慑。因为现在没有纳入刑法,所以只能按照一般的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按照道路交通安全的管理办法来进行处理,处理的比较轻,震慑作用不够。
  刘跃进同时指出,“毒驾入刑”问题要真正进入立法的程序,还有一些比较具体、比较复杂的问题和困难。比如说毒驾的认定,确实有一些技术困难。只有把这些问题解决好了,把毒驾纳入刑法、列入下次刑法的修正案才有基础,才有可能。

  ■措施
  我国将加强对互联网涉毒违法犯罪监管
  据新华社电 国家禁毒委员会副主任、公安部部长助理刘跃进昨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表示,我国将加强对互联网涉毒违法犯罪的监管、整治和打击。刘跃进说,为加强对互联网涉毒问题的打击和治理,国家禁毒委员会近期专门成立了网上涉毒的工作小组,负责协调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共同打击和整治互联网涉毒问题。
  刘跃进说,下一步将从三个方面继续加强互联网涉毒问题的打击治理:第一,落实各个相关部门特别是互联网服务的提供者以及广大网民的主体责任,把责任要落实到每一个互联网的提供服务人、服务商,以及相关的管理部门、监管部门的责任落实。第二,要推动相关互联网涉毒犯罪的立法及相关司法解释,有针对性地对互联网吸毒违法犯罪定罪量刑和打击。第三,会同相关部门,形成合力,加强对互联网涉毒违法犯罪的监管、整治和打击,从管理、服务、监督各个方面,真正形成一套完整的打防管控一体化的体系,深化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从根本上解决互联网上的涉毒问题。
  推行“快递实名制”切断毒品物流通道
  新快报讯 近年来中国快递业快速发展,但收寄和验视环节存在的一些“漏洞”也给不法分子运送毒品提供了可乘之机。为此,我国多地开始探索实行“快递实名制”,切断快递这条毒品流通通道。
  2014年,中国快递业务量达到140亿件,跃居世界第一,而在这其中,大量快递并非通过实名收发货物。受访警察表示,作案人员通常利用快递员验货漏洞,将毒品伪装或夹藏在普通物品内,以假名填写运货单,由于此类方式更加隐蔽,难以被及时查获,因此越来越多的涉毒人员采用这种方式运送毒品。
  今年2月,公安部相关负责人在就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答记者问时也提到,要“实现快递、物流、网购等行业实名登记等安全监管制度”。4月,多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互联网禁毒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将从源头(电信服务)、中间(电子商务)和末端(快递)多头发力,综合采取毒品流通管控措施。
  受访的缉毒警察表示,一旦快递物流业严格落实实名制,并配合及时录入、储存相关信息,将有效打击利用快递进行毒品运输的犯罪行为。但亦有专家提醒,实名制的同时应解决好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服务方履责等核心问题,并明确对快递物品的登记、检测及问责机制。(新华)


《2014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发布,报告指出我国吸毒人数超1400多万



http://www.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