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管单位:广东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调查服务号
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热点资讯 > 广东要闻 > 三问广东如何弥补环境短板
三问广东如何弥补环境短板

2015-6-5 来源:南方日报

   近两年国家相继颁布“气十条”“水十条”,广东作为国家治气的重点区域(珠三角)和治水重点流域(珠江)所在的省份,目前的环境状况距离国家要求仍有多大差距,环境状况暴露出的短板又应该如何解决?南方日报记者采访了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以及省环境监测中心的专家。

    1、如何继续改善空气质量?
    严格环保准入把关

    省环境监测中心专家介绍,广东通过严格环保准入把关,加快推进落后产能淘汰,严格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等手段,近10年来投入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实现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的显著减排,全省和珠三角区域空气质量控制得到一定的改善。2004年—2014年,广东省和珠三角地区二氧化硫年均浓度总体明显下降,二氧化氮年均浓度略呈下降趋势。

    “改善空气质量仅依靠末端治理远远不够,产业结构、能源结构、机动车增长等因素都会对空气污染的防治产生巨大影响。”该专家指出,近年来,广东不断加大重污染行业治理力度,截至2013年,重污染行业产值占全省GDP比重已经被压缩到17%,在全国排名第6。在未来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这一比例还将会被进一步压缩。在能耗水平上,我省与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差距,产业结构还有进一步改善的空间。而较多的机动车数量和较快的增长速度在未来可能会给广东治气带来较大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经济较发达的珠三角地区大气治理起步较早的同时,目前非珠三角地区二氧化硫、PM10年和PM2.5的年均浓度与珠三角地区基本相当。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有所好转的同时,非珠三角地区空气质量改善压力增大。

    2、如何减少酸雨污染?
    坚持节能减排与产业转型

    记者发现,空气质量位居珠三角前列的深圳,在全国主要城市中空气质量也常常进入前十,却多年进入重酸雨区。广东受酸雨污染城市较多的原因又是什么?

    暨南大学大气环境安全与污染控制研究所教授吴兑表示,从先天条件上,广东的土壤层偏酸性,风沙、扬尘等大气气溶胶缓冲能力较差,导致降水容易出现酸雨。“九个城市八个酸”,与六七年前人们如此形容广东特别是珠三角的酸雨污染严重相比,由于近年坚持节能减排与产业转型升级,从2010年开始我省酸雨频率已降至四成左右,近几年进一步下降到35%。

    省环境监测中心专家指出,对深圳而言,近10年来,深圳市降水pH值总体呈上升趋势,酸雨频率呈下降趋势,降水质量总体好转。但从深圳各个酸雨监测站点的结果来看,离南海较近的盐田和葵涌站点酸雨污染相对严重,可能与海洋雾沫夹带一些硫酸到空中及船舶排放物密切相关。

    除了自身排放,酸雨污染的程度还与空气中能中和酸性的碱性离子的多寡有关。该专家举例,同为超大城市,位于珠三角腹地的广州市城市空气质量较位于沿海的深圳市差,其主要大气污染物年均浓度高于深圳。广州降水中的硫酸根和硝酸根分别是深圳的2.9和2.1倍,但同时铵离子、钙离子和镁离子分别是深圳的3.7、9.1和6.3倍,降水中钙离子等碱性离子的比例较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广州降水的pH值。

    3、如何进行水污染治理?
    力争实现“水十条”目标

    “近年我省通过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加强污染整治,划定水源保护区严格保护等措施,使广东主要大江大河干流和部分支流以及珠三角河网区干流水道水质总体优良并保持稳定。”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2014年底,全省已建成污水处理设施457座、日处理能力2302万吨,占全国1/8强,全省67个县城、珠三角73个中心镇和深圳、东莞、中山等市的镇全部建成污水处理设施。规范划定800个饮用水源保护区,严格执行饮用水源保护区制度,依法整治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违法排污问题。近两年,珠三角地区共投资约170亿元整治520多条河涌。

    “水十条”要求,2020年,珠江等七大重点流域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总体达到70%以上,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均控制在10%以内。到2030年,重点流域水质优良比例总体达到75%以上,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总体得到消除。

    不过,对照“水十条”的目标任务,我省仍有不少差距。省环保厅相关负责人指出,重污染河流整治难度大;部分入海河流达标形势严峻;三角洲河网区河涌量多面广,部分建成区内的水体发黑发臭;敏感区域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配套管网完善及提标改造、污泥处置设施建设、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工作进展滞后。

    省环保厅表示,将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全力实施“水十条”,力争如期、部分指标提前实现目标。近期省环保厅将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水十条”实施意见的编制工作,按照国家的统一要求,结合广东实际,明确水污染防治工作目标、任务和部门分工。今年是《南粤水更清行动计划》实施第二阶段“三年新突破”阶段目标的实现年,广东将提前评估实施效果,加快修编《行动计划》,融合“水十条”的新要求新举措,形成具有广东特色的纲领性文件。(记者 谢庆裕)

 



【www.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