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地方债起底在即乡镇级债务尤需留意
2013-8-6 来源:南都网
广东省宣布今年将自行发债121亿元人民币,主要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广东审计报告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底广东省地方债为7500亿元,该数据尚未包括乡镇债务。时隔三年,有增无减,据《华夏时报》按照政府近三年公开的债务保守估算,目前广东省债务超过8000亿元。
广东省举办过亚运会这样的大型项目,亦有南沙这样的新区正在建设,省会广州爆出过“39号文”这样的以神秘文件瓜分城建蛋糕的地方融资平台模式,云浮市都杨镇因400年才能还清债务被作为研究乡镇债务的样本。在审计风暴席卷全国起底地方债的当口,以广东作为研究个案有其代表性意义。
据官方消息,广东将在未来3年投入8261亿元用于全省大交通项目,并将投入5759亿元用于省内城建(不含地铁)、能源、水利、环保四大项目———仅大交通项目一项的投入已比现时保守估计的8000亿元债务要多;而“十三五”时期拟安排的部分项目也将提前谋划并开工建设,意味着广东城市基建的全面提速。
由于分税制导致地方财、事权不匹配,政府直接举债、政府担保举债、政府承担偿债义务债务已不能满足投资需求,新的举债形式包括直接或间接担保、融资租赁、集资、回购(B T )、垫资施工、延期付款或拖欠等,涉及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以及地方国有企业。近四年里,广东公开发行的地方债达到430亿元(不含深圳);今年121亿元的自行发债,较去年的86亿元增长了四成。从公开发行的地方债大幅度增加可以想见地方债整体规模的扩大,而更大的风险显然潜藏在长期游离于预算与公众监督外的地方融资平台等新型举债形式之中,在大规模建设中出现瞒报、漏报甚至错报都不是罕见的现象。
省会广州的地方债一直是一笔“糊涂账”。2012年底,广州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晒出的总账本显示,截至2012年6月广州已经背负2414亿元债务,每日需偿还4000万元利息;最近,市财政局局长袁锦霞向人大汇报时称,预计到2013年末,广州市本级政府债务1340.48亿,债务率和偿债率分别为99.52%和19.37%。债务在广州财政收入增速下滑的一年之内却得以骤减,刚好控制在警戒线100%之下,偿债款项来源与具体情况不得而知,只是令人好奇不知是否与超越警戒线则不可借旧还新有关。另外,近几年的零碎报道给出的主要融资平台城投、水投公司的债务不断缩水,差距之大令人咋舌。
情况最不明朗的乡镇债务则更值得警惕。广东省的审计中包括三级财政,乡镇债务未统计在列。广东省省情研究中心调查涉及的20个乡镇中,镇政府欠债总额就超过10亿元,其中债务最多的镇达25949万元,最少的镇也有486万元,平均每个镇负债5430万元,报告认为债务之庞大已超过实际偿还能力。广东省委党校亦曾对省内1000多个乡镇进行调查,显示85%的乡镇都存在着债务压力重、运行艰难的状况。这并非广东特有状况,在2011年的审计大考中并未纳入大考的乡镇债务已引起重视,乡镇债务已成制约乡镇发展的桎梏,部分乡镇被迫以变卖房产、汽车还债,甚至连日常运转都需要举债。
以往的审计风暴只包括中央、省、市三级债务,有消息人士表示此次债务扩大至中央、省、市、县、乡五级地方政府,情况最不明朗且风险最大的乡镇“糊涂账”亦有望被起底。摸清具体规模只是前提,如何解决地方债超负荷运行依然是个大难题。
http://www.gdsqzx.com.cn
广东省举办过亚运会这样的大型项目,亦有南沙这样的新区正在建设,省会广州爆出过“39号文”这样的以神秘文件瓜分城建蛋糕的地方融资平台模式,云浮市都杨镇因400年才能还清债务被作为研究乡镇债务的样本。在审计风暴席卷全国起底地方债的当口,以广东作为研究个案有其代表性意义。
据官方消息,广东将在未来3年投入8261亿元用于全省大交通项目,并将投入5759亿元用于省内城建(不含地铁)、能源、水利、环保四大项目———仅大交通项目一项的投入已比现时保守估计的8000亿元债务要多;而“十三五”时期拟安排的部分项目也将提前谋划并开工建设,意味着广东城市基建的全面提速。
由于分税制导致地方财、事权不匹配,政府直接举债、政府担保举债、政府承担偿债义务债务已不能满足投资需求,新的举债形式包括直接或间接担保、融资租赁、集资、回购(B T )、垫资施工、延期付款或拖欠等,涉及事业单位、融资平台公司以及地方国有企业。近四年里,广东公开发行的地方债达到430亿元(不含深圳);今年121亿元的自行发债,较去年的86亿元增长了四成。从公开发行的地方债大幅度增加可以想见地方债整体规模的扩大,而更大的风险显然潜藏在长期游离于预算与公众监督外的地方融资平台等新型举债形式之中,在大规模建设中出现瞒报、漏报甚至错报都不是罕见的现象。
省会广州的地方债一直是一笔“糊涂账”。2012年底,广州市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上晒出的总账本显示,截至2012年6月广州已经背负2414亿元债务,每日需偿还4000万元利息;最近,市财政局局长袁锦霞向人大汇报时称,预计到2013年末,广州市本级政府债务1340.48亿,债务率和偿债率分别为99.52%和19.37%。债务在广州财政收入增速下滑的一年之内却得以骤减,刚好控制在警戒线100%之下,偿债款项来源与具体情况不得而知,只是令人好奇不知是否与超越警戒线则不可借旧还新有关。另外,近几年的零碎报道给出的主要融资平台城投、水投公司的债务不断缩水,差距之大令人咋舌。
情况最不明朗的乡镇债务则更值得警惕。广东省的审计中包括三级财政,乡镇债务未统计在列。广东省省情研究中心调查涉及的20个乡镇中,镇政府欠债总额就超过10亿元,其中债务最多的镇达25949万元,最少的镇也有486万元,平均每个镇负债5430万元,报告认为债务之庞大已超过实际偿还能力。广东省委党校亦曾对省内1000多个乡镇进行调查,显示85%的乡镇都存在着债务压力重、运行艰难的状况。这并非广东特有状况,在2011年的审计大考中并未纳入大考的乡镇债务已引起重视,乡镇债务已成制约乡镇发展的桎梏,部分乡镇被迫以变卖房产、汽车还债,甚至连日常运转都需要举债。
以往的审计风暴只包括中央、省、市三级债务,有消息人士表示此次债务扩大至中央、省、市、县、乡五级地方政府,情况最不明朗且风险最大的乡镇“糊涂账”亦有望被起底。摸清具体规模只是前提,如何解决地方债超负荷运行依然是个大难题。
http://www.gdsqzx.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