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广东省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 主管单位:广东省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关注我们
调查服务号
热点资讯
当前位置:热点资讯 > 广东要闻 > 广东仅超江苏862亿
广东仅超江苏862亿

2013-7-31 来源:南方日报

  截至7月29日,除青海外,全国30个省市区已公布上半年经济统计数据, 显示上半年GDP总量达到279639.46亿元,比全国GDP初步核算数248009亿元,要高出31630亿元以上;其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均值为9.98%,高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水平7.6%。

    尽管上半年广东GDP总量仍位居全国第一,但江苏追赶甚猛,两省仅相差862亿元左右;苏州上半年GDP为6300亿元,超越深圳。

    ●南方日报记者 龙金光

    投资仍是各地稳增长的重要手段

    在这30个省份里面,上半年GDP体量最大的仍然是广东省,其GDP为28465.92亿元;江苏以27604亿元位居第二,山东省以25958.20亿元排列第三,三省的GDP之和占全国总量的1/3。数据显示,排在末位的西藏GDP为329.59亿元,宁夏GDP为1008.16亿元,暂列倒数第二,云南和广西分别暂列倒数三、四位。

    总体来讲,各地GDP增速普遍回落与目前整体经济增速放缓的趋势相吻合。据不完全统计,与一季度相比,有6个省份上半年GDP增速持平;10个省份增速出现回落,其中河北增速回落幅度最大,较一季度回落0.4个百分点;北京、云南上半年经济增速比一季度环比回落0.2个百分点。

    增速回升的仅有宁夏,较一季度回升0.4个百分点。其他增幅比较高的省份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其中,重庆和云南均实现了12.4%的增长,湖南、河南、江西、安徽、广西等15个省份增速均超过10%。而在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北京、上海的GDP增速位列末位,均为7.7%;浙江、广东增速仅次京沪,分别为8.3%、8.5%。

    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经济增长显著的共同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净出口有所减弱,第三产业对经济发展拉动作用明显。投资仍是各地保证经济增速平稳的重要手段。在中部,上半年经济普遍保持在10%左右的增速,其中安徽以10.9%,位居中部六省之一,而江西上半年GDP增速为10.2%,全国排名前移了7位。湖南则刚好踩在10%的目标线上。从数据观察,投资依然强劲,但呈现结构优化的新特点。

    对于各省经济规模加总超过全国数的现象,统计系统回应认为,原因之一是地方数据之间存在重复计算问题。

    江苏VS广东仅相差862亿元

    尽管上半年广东GDP总量仍位居全国第一,为28465.92亿元,但江苏以27604亿元位居第二,追赶甚猛,两省仅相差862亿元左右。

    回顾2010、2011、2012年的数据可以看到,两省差距在3000亿—5000亿元之间。而在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方面,今年上半年广东为17168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70%;江苏为17068元,实际增长8.50%,两省收入水平也已十分接近。

    在各大城市中,其中广州和天津的“第三城”之争已经日趋白热化。

    数据显示,上半年天津实现GDP6579.01亿元,同比增长12.5%;广州实现GDP7052.42亿元,增长12.4%。两市的总量仅相差473亿元。

    而在经济增长速度方面,这也是今年一季度广州GDP增速6年来首超天津之后,重新被天津反超。今年一季度广州GDP增长12.9%,天津为12.5%。上半年天津增速与一季度持平,而广州则回落了0.5个百分点。

    与广州一样,省内兄弟深圳的形势亦不乐观。初步核算上半年深圳全市生产总值为6013.8亿元,同比增长9.5%。同级别对比,在北上广之外,苏州上半年GDP为6300亿元,被苏州反超。

    “唱空中国”之风将转向

    近半年来,外资投行再兴“唱空中国”之风。包括汇丰、渣打、瑞银等外资投行纷纷下调中国经济增速预期。随着上半年经济数据出炉,显示增长已经在企稳,世界对中国经济的看法是否会有所不同?

    对于此前投行“唱空中国”,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认为,国际投行将中国经济视为当前世界经济的一个重大的风险区。他们的理由非常简单,认为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到现在,中国经济的信用总量加债务总量,占GDP的比重从100%上升到200%,翻一番,因此中国经济必须进入一个去杠杆化的过程,这个过程将会带来经济社会的动荡或冲击,增长速度会放缓,逻辑非常清晰。

    “这是在错误地解读中国经济。”李稻葵从以下方面阐述了他反对的理由。

    首先,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上主流的经济趋势就这样,即政府扩大债务,央行扩大资产负债表等,以此来刺激经济的恢复。中国经济符合这个趋势,如果不顺应这个趋势,反而会引来不利的后果。

    其次,中国经济自身的问题。当前中国经济增长点非常明晰,那就是在准公共产品领域的潜力,主要包括水利建设、空气治理等,这都需要投资。通过这些准公共产品领域,可以引导民资进入。因此,接下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有继续增长的潜力。

    李稻葵认为,准公共产品的提供即是当前中国经济一个非常清晰的增长点。此外,一系列改革可望在下半年出现或启动,届时,世界对中国经济的看法可能会有所不同。

    瑞银证劵首席经济学家汪涛预计,政府不会出台新的大规模刺激政策或者明显地放松宏观政策。不过,预计政策将继续微调,包括增加对基础设施项目、保障房及中小企业的定向融资,以及允许人民币小幅贬值。



http://www.gdsqzx.com.cn